压力容器按在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作用原理,分为反应压力容器、换热压力容器、分离压力容器、储存压力容器。具体划分如下:
(1)反应压力容器(代号R):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物理、化学反应的压力容器,如反应器、反应釜、分解锅、硫化罐、分解塔、聚合釜、高压釜、超高压釜、合成塔、变换炉、蒸煮锅、蒸球、蒸压釜、煤气发生炉等。
(2)换热压力容器(代号E):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热量交换的压力容器,如管壳式余热锅炉、热交换器、冷却器、冷凝器、加热器、消毒锅、染色器、烘缸、蒸炒锅、预热锅、溶剂预热器、蒸锅、蒸脱机、电热蒸汽发生器、煤气发生炉水夹套等。
(3)分离压力容器(代号S):主要是用于完成介质的流体压力平衡缓冲和气体净化分离的压力容器,如分离器、过滤器、集油器、缓冲器、洗涤器、吸收塔、铜洗塔、干燥塔、汽提塔、分汽缸、除氧器等。
(4)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
在一种压力容器中,如同时具备两个以上的工艺作用原理时,应当按工艺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来划分品种。
使用压力容器的注意事项
1.不准在有压力的状态下试图拆卸压力容器上的任何部件;2.不准对压力容器作任何的刚性固定和连接;3.不准在超越压力容器使用条件的情况下使用压力容器;4.不准压力容器在使用时有任何泄漏或端板组件常处于潮湿状态。5,严禁超温、超压运行;6,经常检查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发现 有异常现象,如;工作压力、介质温度、壁温超过许用值且不能使之下降;受压元件发生 裂缝、鼓包、变形、泄漏等危及安全缺陷;7,安全附件失灵,接管断裂,紧固件损坏时,应采 取紧急措施,及时处理并向有关部门报告。8,压力容器操作人员应按规定进行培训,取得相关资质,方可独立操作。9.日常使用中应进行相关维护、检查,并进行定期检验。
压力容器的 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之间的相互协调
原则性和工程性:技术法规管辖产品的基本的安全要求;标准除了要符合这些基本要求之外,还要规定在工程上满足基本安全要求的具体方法和合格指标。技术法规的数量很少,但管辖的范围很宽;与之配套的协调标准会涉及到材料、设计计算方法、成形,焊接、无损检测、压力试验等一系列技术标准内容。
稳定性和时效性:国家的技术法规是国家的行规的一部分,其内容的相对稳定不变对行业的安全管理有利;而协调标准是实现产品安全质量的技术规则,要与时俱进,随时反映行业的综合能力和相应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