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压力容器技术要求一定要完整明确,有要求就一定要有检查的手段和合格指标,例如当要求对压力容器进行泄漏试验时,一定要同时明确泄漏试验的种类、方法标准和允许的泄漏量等,否则泄漏试验要求只能是纸上谈兵。
技术要求的高低和造价密切相关,考虑产品的经济性是设计者的责任,但能因此而盲目降低技术要求,如有的图样将碳素钢或低合金钢制容器的设计温度定为-20℃,其目的可能是想避开价格较高的低温压力容器用钢,这种貌似合法的做法可能带来隐患,因为运行操作中难免会有波动,再加上环境温度的影响,增加了发生低温脆断的危险性。
设计压力容器时,一方面应重视不同结构的选择比较,另一方面对与制造工艺密切相关的结构,设计者可以只提要求而将具体结构的设计交由制造方选择处理,这一点对设计单位中对制造工艺不甚熟悉的设计者尤为重要。
现以焊接结构为例,标准( GBIT 150.3)中给出的焊接结构仅是提示性的,制造时可以参照但并非要求强制执行,实际上许多制造企业多年来已各自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常用焊接结构,除非特殊的接头结构要求,设计者没必要硬性规定坡口的型式、尺寸与角度,仅在图样上提出主要要求(如应全焊透或局部焊透)即可。
压力容器所用的全部金属材料要具有优良的性能,包括材料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耐高温性和制作工艺等。储存压力容器(代号C,其中球罐代号B):主要是用于储存、盛装气体、液体、液化气体等介质的压力容器,如各种型式的储罐。但每种压力容器对对材料性能的要求在不同情况下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材料代用中的"优"与"劣"判断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