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检验:
外部检查:
亦称运行中检查,检查的主要内容有:压力容器外表面有无裂纹、变形、泄漏、局部过热等不正常现象;安全附件是否齐全、灵敏、可靠;紧固螺栓是否完好、全部旋紧;基础有无下沉、倾斜以及防腐层有无损坏等异常现象。
外部检查既是检验人员的工作,也是操作人员日常巡回检查项目。发现危及安全现象(如受压元件产生裂纹、变形、严重泄渗等)应予停运并及时报告有关人员。
压力容器制造的特点之一,是依零部件规格尺寸、形状、结构、材料的不同,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分别制造成形,然后用焊接、紧固件连接等方法将这些零部件装配成一个整体,构成一台完整的容器。
因此,从本质上说压力容器的制造由零部件成形和焊接组装两大部分构成。一台压力容器一般由下述6类零部件构成:筒体、封头、法兰、开孔接管、密封结构及支座。其中前5类构成压力容器壳体,属于承压零部件,即其工作时主要承受介质的压力载荷。支座则属于承重零部件,即其工作时主要承受的是重力载荷,但由于支座一般要焊在容器外壳上,因此其材质选择还需考虑可焊性。
压力容器结构的合理性设计:标准中对压力容器的具体结构形式不予限制,因此压力容器结构所受的制约较少,给设计者很大的发挥空间,有利于设计出更加合理的结构。另外,分析设计手段的运用和验证性试验的实施为结构的合理性设计提供了必要的保障。例如模块化的设计方法,它是按照压力容器上各个部件功能的不同将完成同一功能的各部件作为一个小的整体来进行研究,像安全防护装置部分,罐体部分等,它不仅使得压力容器的维护更加简便,而且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缩短研制周期,加速技术升级。